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_400元3小时快餐电话号码查询,附近新茶微信,全国资源群茶

文明创建

时间:2025-03-27 11:27:25 稿源:安徽文明网

  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紧扣“红色源地、和美丁埠”发展定位,通过“规划引领、产业融合、生态塑形、管护提效、共建共享”五维联动,探索出一条大别山区“四色”融合发展特色路径。

W020250327369635056464.png

  高位统筹抓规划,构建全域发展“四梁八柱”。坚持“规划一张图、建设一盘棋”,系统推进顶层设计。一是科学编制《丁埠村和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(2023-2025)》,构建“一心五片N基地”空间格局,即以红色文化核心区为引擎,布局蚕桑产业示范片、生态旅游体验片等五大功能区,配套建设N个特色农业基地。二是建立“多规合一”机制,统筹衔接国土空间规划、产业发展规划等6类专项规划,整合省级一般债券资金1000万元、县财政专项资金5728万元,集中投向28个重点项目。三是构建全周期专家指导体系,与安徽建筑大学设计研究总院、浙江新中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,实现项目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全周期指导。四是强化要素保障,预留20亩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文旅项目,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150亩,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。

W020250327369635415453.png

  三产融合强根基,打造特色产业“全链矩阵”。深耕“蚕桑+红农文旅”融合模式,构建“三产联动、六产融合”发展格局。一是筑牢产业根基,新建标准化桑园200亩,培育“立夏源”品牌,开发丝绸制品、蚕丝被、桑叶茶等13类加工产品,延长产业链条。二是激活红色基因,建成丁埠村史馆、大王庙红色步道等6处红色地标,推出“红色研学+生态体验”精品线路,年接待研学团队200余批次。三是做活文旅文章,打造夏清?沧海桑田民宿集群,建成49间主题民宿,配套农事体验园、龙井沟生态步道等设施,引入社会资本5000万元建设春山?青龙涧民宿项目。四是完善产业链条,带动周边群众发展“农家乐”8家,培育电商主体5家,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较去年增长12.5%,形成“种植-加工-销售-体验”闭环。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7.07万元,较创建初期增长83.5%,带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9735元。

W020250327369635549412.png

  生态优先提颜值,雕琢全域旅游“诗画盆景”。实施“生态塑形、文化铸魂”工程,打造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诗意栖居地。一是开展环境整治攻坚,拆除危旧房80余间,清理乱搭乱建1200余处,完成650户庭院改造,建设“四小园”960平方米,村庄绿化率提升至45%。二是完善基础设施,新建污水处理管网3000米,实现91%农户生活污水达标处理;实施杆线入地工程,完成10千伏线路改造2.3公里;新建生态护岸550米,治理河道6.5公里。三是塑造特色风貌,按照“修旧如旧”原则改造李集老街,统一农房外立面风格,建设青砖黛瓦、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群,打造“一步一景、移步换景”的景观带。四是提升公共服务,新建1800平方米农民活动中心、2座旅游公厕,配置健身器材、数字影院等设施,实现4G网络、光纤宽带全覆盖。

W020250327369635888053.png

  建管并重固成果,构建长效治理“完备体系”。创新“党建引领+村民自治+市场运营”管护机制,确保建设成果长效惠民。一是强化党建引领,建立“镇党委-村党支部-网格员”三级管理体系,组建一支554人的志愿服务队,开展“党员联户”活动,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。二是深化村民自治,修订《丁埠村村规民约》,建立“一约四会”制度,推行“文明新风积分超市”积分制,培育3A级信用户61户,评选“美丽庭院”130户。三是引入市场机制,创新“O+EPC”运营模式,与专业公司签订10年运维协议,建立“政府补贴+村集体收益+村民参与”的多元化管护资金保障机制。四是完善监督体系,设立村级监事会,推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对28个项目实施“全生命周期”监管,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。

W020250327369636012077.png

  共建共享聚合力,激活乡村振兴“源头活水”。坚持“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”理念,构建全民参与的建设格局。一是广纳民智,通过村民夜话、板凳会议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,将群众需求转化为28个建设项目。二是激发民力,实施“以奖代补”“以工代赈”政策,带动650户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,培育农村工匠、电商人才40余人。三是普惠民生,新建村卫生室、停车场等设施,惠及600余名村民;开展“四季村晚”“村BA”等文体活动48场次,丰富群众精神生活。四是培育新风,评选“好媳妇”“最美家庭”等先进典型47户,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00余场,群众满意度达98.6%。

  当前,南溪镇丁埠村正处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该村将以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,以问题为导向,以融合为路径,以创新为驱动,精心规划、稳步推进,重点聚焦产业提质、风貌提升、治理创新三大工程,力争通过2年努力,实现从传统观光型旅游向深度体验型旅游的转型升级,构建“白天有看头、晚上有玩头、购物有念头、研学有学头”的全链条文旅生态,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(何雨恒)

责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