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繁昌区峨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,通过创新宣传方式、完善村规民约、开展特色活动等举措,将移风易俗融入群众生活,为基层治理注入文明力量。这种以文化人、以德润心的治理模式,既破解了陈规陋习的治理难题,更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,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关系到党和政府到人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?;阒卫淼乃街苯佑跋熳派缁嶂卫淼恼逍Ч?/p>
文明实践活动重塑了基层治理的价值共识。峨山镇通过“板凳会”“凉亭议事”等接地气的宣传形式,将移风易俗的“大道理”转化为群众看得见、听得懂的“小故事”。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浸润,让高价彩礼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逐渐失去生存土壤,取而代之的是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。
基层治理的效能提升,关键在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。峨山镇通过制定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。这种自我管理的创新实践,既避免了行政命令的生硬干预,又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。当村民主动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,将移风易俗要求写入村规民约,基层治理便实现了从“外力推动”到“内力驱动”的质变。这种内生动力的激发,不仅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,更培育了群众的自治意识和法治精神。
在基层治理中,文化的力量更持久更深远。峨山镇将移风易俗融入“我们的节日”等特色活动,用门歌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新风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文化滋养,让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。当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愉悦,在践行文明新风中收获社会尊重,基层治理便找到了最有效的切入点。这种文化赋能的治理模式,既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峨山镇以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精神动力,也为基层治理找到了新的“突破口”。(章平周)
责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