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宣城市各地坚持将“一老一小”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,积极推进“一老一小”群体的福利保障,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在广德市誓节镇茆林村的养老服务助餐点,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标注,让人眼前一亮。当地政府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口味需求,聘请了专业厨师,每天制作新鲜热乎的饭菜,确保老年人能够享用到美味、营养的午餐。助餐服务实行“慈善+政府”补助方式。老年人只需按补助标准支付费用,直接在就餐时抵扣,大大减轻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。
据了解,广德市誓节镇的养老助餐服务点共有4个,由政府直接运营或与社会力量合作管理。自项目启动以来,助餐点累计服务人次已达12.2万人次,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,政府还开展了送餐上门服务,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同样的福利。
在“老有所养”的同时,宣城市也在不断加强“幼有所育”工作,积极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。在绩溪县幼儿园吴家山校区,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踢足球、跳非遗舞蹈、听绘本故事等,既锻炼了身体,又培养了兴趣爱好。为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,绩溪县幼儿园推出了延时服务,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,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。延时服务项目不仅仅是延长上课时间,更是爱的延续。幼儿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,开展了足球、非遗舞蹈、绘本阅读等多元化的课程,既注重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,也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实践能力,为他们快乐成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。
通过这一系列针对“一老一小”群体的服务措施,宣城市在保障民生、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如今,“幼有善育,老有颐养”的美好场景,正在宣城市一一上演。(记者 余庆)
责编: